以下內容來自中國紅十字會總會“生命健康、安全教育”系列教材(救護師資教程二《心肺復蘇與創傷救護》、《救護員》及授課課件)、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訓練中心微信公眾號
氣道異物梗阻一般指某些外入性異物或分泌物堵塞在氣道內,導致空氣無法順暢進入肺部進行換氣通氣,因而影響到正常呼吸,嚴重者數分鐘內即可導致窒息甚至死亡。
一、氣道異物梗阻的表現、分類
氣道異物梗阻的表現:“V”形手勢
發生氣道異物梗阻時,患者通常不由自主地以一只手或雙手緊貼頸前喉部,形成“V”型手勢。
(1)不完全性氣道異物梗阻:氣道被部分堵塞時,患者可以說話或者發出聲音,咳嗽,呼吸困難,張口吸氣時發出異物沖擊性的高啼聲,面色、皮膚、甲床和口唇青紫。
(2)完全性氣道異物梗阻:有較大的異物完全堵塞了氣道,患者不能說話、不能咳嗽和呼吸,面色青紫,很快發生意識喪失,昏迷倒地。如果不能及時解除梗阻,患者很快發生死亡。
二、氣道異物梗阻的易發人群
(1)嬰幼兒:嬰幼兒喉保護機制及吞咽功能不健全,進食時嬉笑、啼哭、玩耍,容易將食物、小玩具等異物吸入氣管內造成氣道梗阻。
(2)青壯年:成人多因在進食時談話大笑,拋高接食花生米等食物,或進食過快,吞咽過猛,將食物碎塊吸入,造成氣道梗阻。
(3)老年人: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者因吞咽機能減退,更容易將口中食物等吸入氣道造成氣道梗阻
(4)某些病理性因素導致的高危人群:意識障礙者、藥物中毒和(或)酒精中毒者、患影響吞咽和咳嗽反射的神經功能缺損者(如中風、帕金森癥、腦癱、癡呆等疾病患者)、患呼吸道疾病者、牙齒不好者以及老年人。
三、成人和兒童氣道異物梗阻的現場救護
當懷疑意識清楚的人發生氣道異物梗阻時,要詢問:“你被卡住了嗎?”清醒的患者會表示認同,此時立即施救。
(一)輕度氣道梗阻急救:如果患者表現出輕度的氣道梗阻癥狀,應鼓勵患者用力咳嗽,爭取排出異物。不要立即進行叩擊背部、沖擊腹部和胸部等現場處理,避免導致嚴重的并發癥或加重氣道梗阻。
(二)嚴重的氣道梗阻急救:如果患者表現為嚴重的氣道梗阻癥狀,但意識清醒,應當立即撥打急救電話,并根據情況采取背部叩擊、腹部沖擊或胸部沖擊等方法進行施救。
1、背部叩擊法
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,用一只手支撐患者胸部,讓患者身體前傾。施救者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患者兩肩胛骨之間用力叩擊5次,每次叩擊后注意觀察異物是否被排出。
如果異物排出,立即停止叩擊;如果沒有排出,立刻進行腹部沖擊。
2、腹部沖擊法
當背部叩擊不能解除患者氣道梗阻時,立即實施腹部沖擊。
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或單膝跪在患兒身后,用雙臂環繞患者腰部,讓患者彎腰前傾。施救者一只手握拳,握拳手的拇指側緊抵患者劍突和肚臍之間(臍上兩橫指),另一只手握緊此拳,用力快速向內、向上沖擊,重復5次。
每次腹部沖擊后檢查氣道梗阻是否解除,如果解除,不必做滿5次;如果梗阻沒有解除,繼續交替進行5次背部叩擊。
3、胸部沖擊法
對于肥胖和懷孕的氣道異物梗阻患者,施救者無法環抱患者的腹部,應采用胸部沖擊法代替腹部沖擊法。
施救者用雙臂從患者腋下自后向前環繞其胸部。一只手握拳,拇指側置于患者胸骨中部,注意避開肋骨緣和劍突。另一只手緊握此拳,用力收緊手臂向內、向上有節奏沖擊5次。
★氣道梗阻者自救
當無他人在現場相助,打電話又困難,不能說話報告情況時,我們一定要保持冷靜,用力咳嗽,嘗試將異物咳出。如不能咳出,可以采取自救腹部沖擊法。
患者一只手握拳,用拳頭的拇指側緊抵劍突和肚臍之間(臍上兩橫指處),另一只手緊握此拳頭,用力快速向上、向內沖擊。還可選擇將上腹部抵壓在一塊堅硬的平面上,如椅背、桌緣、走廊欄桿等處,彎腰并連續向內、向上沖擊,直至排出異物。
▲ 注意事項
1、氣道內異物被清除后,即使看起來狀態良好的患者,也應該盡快去醫院進行檢查,以確保沒有損傷氣道或其他內臟器官。
2、如果一直沒有排出異物,患者無法呼吸、意識喪失,出現心搏驟停,需立即實施心肺復蘇(打開氣道—人工呼吸—胸外按壓)。如果此時還沒有打急救電話,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,盡快尋救醫療急救。
★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訓練中心成人氣道梗阻現場處理宣傳海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