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在五六千年前,華夏、東夷兩族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,創造人類早期的文明。炎帝、黃帝、少昊徙都于此。曲阜,商為奄國都,周為魯國都,公元前249年楚滅魯始設魯縣,公元584年定縣名為汶陽,公元596年初定縣名為曲阜。因“魯城中有阜,逶曲長七八里”而得名。627年并入泗水,634年恢復曲阜建制,1012年更名為仙源,1129年又恢復曲阜縣名。1945年底,曲阜與泗水并稱曲泗縣,1946年春,曲、泗分治。1958年,將滋陽并入曲阜,1962年初,仍按兩縣原行政區域分治。1986年6月,經國務院批準,撤銷曲阜縣,設立曲阜市。
截至2024年,曲阜市轄4個街道、8個鎮:魯城街道、書院街道、時莊街道、小雪街道、吳村鎮、姚村鎮、陵城鎮、尼山鎮、息陬鎮、王莊鎮、石門山鎮、防山鎮。36個社區,292個行政村,常住人口61.53萬人。
“曲阜”之名最早見于《禮記》,東漢應劭解釋道:“魯城中有阜,委曲長七、八里,故名曲阜”。
早在上古時代,人類祖先就在曲阜一帶生息勞作,開拓了早期的物質文明,文物發掘中發現大量公元前4300--前2400年間的“大汶口文化”和‘龍山文化’遺跡。據古籍記載,在四、五千年前,這里即是炎帝神農氏營都聚居的“大庭氏之墟”。
大約公元前二十七世紀末葉,中華民族的‘人文初祖軒轅黃帝誕生于曲阜壽丘。繼黃帝之后,少昊曾在曲阜營建都城。相傳少昊在位84歲,壽百歲,崩葬曲阜城東北壽丘云陽山,與二帝三王(堯、舜、禹、湯、文、武)、周公、孔子并稱萬世享祀。
中國古史相傳的“三皇五帝”中,有四人曾在曲阜留下了活動的蹤跡,開創了發達的古代文明。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前后,曲阜屬上古堯舜時代九州之一的徐州。公元前十六世紀后的商代,曲阜為奄國國都,并一度成為商王朝的都城。公元前1046年,西周武王伐紂滅商,武王將其胞弟、王國宰輔周公旦封于故奄地曲阜,立國為“魯”。
公元前249年楚國滅魯,始設魯縣,596年初定縣名為曲阜。
秦始皇二十四年(公元前223年),秦滅楚,魯縣入于秦。秦始皇二十六年(公元前221年)統一中國,始實行郡縣制,魯為薛郡,郡治在曲阜。
漢景帝三年(公元前154年),帝劉啟改封皇子、淮南王劉余為魯王,以魯縣為國都。
隋文帝開皇四年(584年),詔改魯縣為“汶陽”,自魯國滅亡改為魯縣,至是年止,曲阜以“魯”為縣名,歷時長達833年。
隋開皇十六年(598年),詔改縣名為“曲阜”,“曲阜”一名,一直沿用至今。
宋真宗時曾改名為仙源縣。仙源縣城是曲阜有史以來繼周、漢魯城之后的第三座古城。宋高宗建炎二年(1129年),金兵南下,仙源縣入金朝,恢復曲阜縣舊名。
明正德六年(1511年),河北劉六、劉七率領的農民起義軍“破曲阜、焚官寺民居數百,縣治為墟”。明武宗朱厚照詔令山東巡撫于魯故城西南隅以孔廟為中心重筑新城,即現存明故城。
清代,曲阜地方建制與明代基本相同。
民國十七年(1928年),直接隸屬山東省。民國二十九年(1940年),屬兗濟道。民國三十四年(1945年),與泗水并成為曲泗縣。民國三十五年(1946年),曲泗分治。民國三十七年(1948年),隸屬魯中南行政區第四專區,后改稱尼山專區和滕縣專區。同年,曲阜解放。
新中國:1949年,曲阜隸屬于滕縣專區(專區駐地滕州市)。1953年,滕縣專區搬遷到濟寧,曲阜改屬濟寧專區。1958年,滋陽并入曲阜,1962年,曲、滋分治,恢復原建制。1983年,濟寧地區改為省轄市,曲阜仍隸屬濟寧市。1986年6月,改為縣級市,始稱曲阜市,屬濟寧市代管。